你的位置:皇冠国际app下载皇 > 新闻动态 >
一个说:"我家那小子又考砸了,气死我了!"另一个接话:"别提了,我女儿也是,天天催她学习都不听."
听着听着我就想,为啥总是妈妈在为孩子的学习焦虑?爸爸们都去哪了?
其实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 那些学习好的孩子背后, 往往都有个"厉害"的妈妈. 这个厉害, 不是指学历有多高, 而是指她们真的懂孩子、会引导.
01 妈妈天然是孩子的"第一任老师"
说句大实话, 在大多数家庭里, 妈妈就是孩子学习路上的"总导演".
从孩子会说话开始, 妈妈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. 睡前讲故事的是妈妈, 陪写作业的是妈妈, 开家长会的还是妈妈.
我邻居家有个上小学的女孩, 成绩一直很稳定. 有次我问她妈妈有什么秘诀, 她笑着说:"哪有什么秘诀,就是每天陪着呗."
但我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, 这个"陪着"可不简单.
孩子写作业时, 她妈妈不是坐在旁边玩手机, 而是拿本书安静地看. 孩子遇到不会的题, 她也不是直接给答案, 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."你觉得这道题应该怎么做?我们一起想想看."
这种陪伴方式, 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.
心理学研究表明, 0-6岁是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. 在这个阶段, 妈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, 基本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学习习惯.
02 不同类型的妈妈, 养出不同的孩子
我接触过很多家庭, 发现妈妈大致可以分为几种类型, 而她们养出的孩子也截然不同.焦虑型妈妈 , 天天盯着孩子成绩不放. 考好了还要更好, 考砸了就是天塌了. 这种妈妈养出的孩子, 要么变成"考试机器", 要么就是压力大到厌学.
我朋友的孩子就是后一种情况. 她妈妈对成绩要求极高, 每次考试前都要反复叮嘱, 考完还要分析每道错题. 结果孩子现在一提考试就紧张, 成绩反而越来越差.
佛系型妈妈 , 觉得孩子快乐就行, 学习顺其自然. 这样的孩子可能很快乐, 但往往缺乏学习的动力和毅力.智慧型妈妈 , 既关注孩子的学习, 又不给过度压力. 她们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, 用合适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.
有个妈妈跟我分享过她的做法. 她儿子数学不好, 但特别喜欢画画. 她就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绘本, 用画画的方式让孩子理解数学概念.
现在这个孩子不仅数学进步明显, 还更加自信了. 因为他发现,原来学习可以这么有趣.
03 妈妈的情绪, 就是家庭的温度计
说个特别真实的现象:妈妈心情好, 全家都轻松;妈妈一焦虑, 连空气都紧张.
我有个同事, 工作压力大, 回家就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. "怎么又考这么点分?""你到底有没有用心学?"
结果呢?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, 做作业时总是紧张兮兮的, 生怕哪里做错了又要挨骂.
后来她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 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. 每天下班前先在车里坐几分钟, 让自己平静下来再进家门.
慢慢地, 孩子也变得放松了, 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.家庭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:"妈妈的情绪平和,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."
这话真的一点都不假. 孩子是最敏感的, 他们能感受到妈妈情绪的每一个细微变化.
04 爸爸去哪了?别让妈妈一个人战斗
当然, 我这么说不是要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妈妈. 只是在现实中, 确实是妈妈承担了更多的教育责任.
但最理想的状态, 应该是爸爸妈妈各司其职, 互相配合.
妈妈细心, 更适合陪伴孩子的日常学习;爸爸理性, 可以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支持和鼓励.
我见过一些学习特别好的孩子, 他们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:爸爸妈妈在教育上高度一致, 而且都很投入.
一个孩子说:"我妈妈教我做人,我爸爸教我做事."
这种分工多美好啊.
写在最后
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妈妈, 并不是要给妈妈们增加压力, 而是希望大家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.
每个妈妈都不完美, 但只要用心陪伴, 耐心引导, 就已经是最好的老师了.
记住,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妈妈, 而是真实的、有温度的妈妈.
当我们放下焦虑, 用爱和智慧去教育孩子时, 他们自然会给我们惊喜. 毕竟, 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说教, 而是陪伴和示范.
热点资讯
相关资讯